小手点亮中秋节——适达·融合行动社会实践第十七课
(2025年9月20日)

       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中国传统节日。为了提前感受这份温馨,9月20日,21 组智力障碍、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家庭齐聚亚朵酒店,参与了一场温馨的中秋主题生活实践活动。

       不少孩子已是第二次、第三次参加,面对铺床、叠被这些任务,他们准备在家长面前 “大显身手”。有的孩子已经能独立把被子叠整齐,把床铺理平整;有的动作还没那么熟练,需要老师在旁边一步一步提醒。家长们则在一旁陪着,孩子手忙脚乱时搭把手帮个忙,看到孩子做好一步就轻声称赞,整个房间里都是忙碌又暖心的身影。

       接着是蛋黄酥月饼的制作环节。孩子们围在桌边,学习和油酥、包豆沙、裹蛋黄,认真地把馅料揉进面皮里。包馅过程中,文文不小心皮子拿少了,包的时候豆沙馅漏出来,酥皮也破了,便急得围着桌子转,大声地问 “我的月饼还有救吗!谁来救救我的月饼”。旁边的月饼老师赶紧走过来,蹲下来耐心帮他补了点酥皮,一点点把馅料重新包好,没多久,破了的蛋黄酥就 “救” 回来了。文文盯着修好的月饼,紧绷的小脸一下子放松下来。

       烤盘里排满圆鼓鼓的生坯。大家等着排队给月饼刷蛋黄液,满心期待着自己做的月饼出炉。

       最后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鱼形灯笼制作。灯笼的零配件都印在卡纸上,孩子们要先把这些小零件从卡纸上剥下来,再按照零件上的序号一一对应匹配。孩子们和家长分工明确:孩子们负责找序号、对零件,有时候两个孩子会凑在一起比对数字,遇到对不上的就拉着家长一起看;家长则接过匹配好的零件,慢慢组装起来。一条条红色的小鱼就在孩子们手中“游”了起来。

       孩子们从之前需要全程帮忙,到现在能在家长面前展示本领,哪怕进步只是 “能自己叠好一次被子”“成功包好一个蛋黄酥”,都是成长里珍贵的印记。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,对孩子们将来融入家庭与社会生活有着实在的意义。

       上海适达公益基金将持续推进特殊儿童社会实践活动,计划每月联动连锁酒店、叮咚农场、社区工坊等多元实践场地,为特殊儿童构建可持续的社会融合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