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勤能补拙上大学 ——余晓栋母亲访谈记》(撰稿者:文宇云)内容摘要

       余晓栋,男,1984年出生。独生子女。智力障碍三级。2005年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,现代文员(国际贸易)专业。2007年进入上海市某街道阳光之家。

       家里只有晓栋一个孩子,他是剖腹产。我怀孕时吐得特别厉害,我朋友也吐得很厉害,但她没事,孩子也没有什么大问题。我吐得厉害,孩子生出来很小,才3斤大小的“颗粒”。

       两岁的时候发现孩子出现了问题,我们发现他的脚跟不着地(两手做出拱形)……这样走路。当时一直踮着脚尖走路,我对他说:“你走路时脚跟要往下踏。”他说:“妈妈,这样走我很累。”我想这是病。

       到了9岁,他爸爸认识了卢湾区中心医院一个李医生,她是专门开这个刀的。我们去了以后,医生一看孩子9岁了,一般这里的肉(指着脚踝)不走路不动的话,里面就僵死了,没法开刀,但经过检查,医生很惊讶晓栋这里没有遗肉,脚踝关节还挺灵活的,我说这是因为我天天帮他按摩。我没有这是为以后开刀做准备的意识,只是觉得帮他动动总比不动好,有一个他一定会走好路的坚定信念,就是这样坚持做了九年。

       晓栋没有上过幼儿园,他开口比较晚,4岁开始说你听得懂的话。但是晓栋的情况没有影响过读书。他没有留过级,是正常随班就读的。读一二年级的时候,他在学校数学成绩总是第一名,虽说这些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挺差的,但他数学总是第一名。到了二年级,9岁以后,晓栋就到虹口区天水路小学读书,就在我们家大楼的对面。

       他二年级读了半年,还有半年是开着刀在病房里过的。一是开手脚的延长筋,二是开疝气,两个刀一起开,在医院里住了半年,我每天在病房里给他上课。后来回到学校继续读二年级下半期,他半年没上学还是考出80分,老师说不错嘛,我也挺高兴,要求不高。

他在四年级以前,分数保持在80分左右,但是年级越读越高,数学越来越差。当时我还不知道他脑子的问题要定位到脑瘫,只知道它叫缺血性病变。我们又到医院去帮他查,照X光之后呢,才知道医院判他是个脑瘫,这个时候他10岁,那不得不接受啊。他看病,那么小没人陪不行,我就和他的外婆轮流在医院陪护,晚上我陪夜,晓栋病看好以后,家里生活才趋于正常。

       念中专的时候。他还有好多证书,他读书每年都是拿勤奋之星。他很努力,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残疾,第一是被我逼的,第二是我一直教育他,你以后没文化怎么生活啊。中专毕业以后何去何从?没法工作,待在家里我不愿意,我宁可让他去外面去闯,看到电视大学联办的成人大学报名就让他去,让他自己做了一份简历。

       反正我说60分万岁,一年一级考上去。晓栋大专毕业前,12年里面我每天睡4个小时。我喝咖啡茶叶,导致现在胃不大好。他睡觉我开始预习,然后辅导他预习明天的功课,尤其是数理化。我琢磨怎么样能让他记住公式,怎么样一步步解题。这些东西到现在我肯定还没丢,我把每一道题目很细很细地走下去,让他背出来以后一通百通,所以他还能毕业。但是我真的很苦,晓栋能读到大专,都是每天老师教一遍,回来我再教一遍。

       我记得他当时读的学校很严,不像现在外面传说的,好像每个人都真能拿到〔文凭〕。他考计算机证书,考了两次,第一次差1分。考试都是需要参加全国统考,他每天上学是在海宁路,考试不在学校考,在虹口区阜新路那边。考计算机证书那天,他有点晕车,在车上还差一站就要吐,没办法,后来就真的吐了,考好试之后,身份证也跟着丢了。

       他比较随和、热情、善良,也不惹别人,所以从小到大,几乎没有人欺负过他,只有同学帮助他。

我们和老师沟通好了,没有其他要求,就一点叫同学不要欺负他。我想老师对他好,同学们肯定也不会欺负他。小学、初中、大学,从校长到班主任都对他很好,所以我挺放心。他在学校两年被评为学习之星。

       我们晓栋很会帮助人,同学们对他都很友善。我家以前有打印机,大专班里有好多外地学生,他们都到我家来,晓栋跟他们说叫妈妈帮他们打印论文。

       他念大专的时候还交了蛮多外国朋友,以前是通电话,后来用网络,比如说那个邮箱……反正什么新东西来了他一直有。现在呢,这个同学结婚了,可能就淡了。但是他又不断有新的朋友,一直不断地换,包括国外的台湾的一直有,但是关系挺好的就只有两个,还有一个在加拿大。

       晓栋大概到中学毕业以后才学会自己穿衣服。他一只手不方便,我们帮的还挺多,这也怪我们不好,后来我发觉不对,有意识去培养他,让他放心去做。做惯了他就学会了。这个想法大概就是二十岁以后有的,书读好了在家里干嘛?让他学家庭管理。我也就顶着他硬生生把事情做出来,一样一样学,我现在说你一个月学一样东西,或者一年学一样东西,你总会学得好的,所以现在逼呀逼他做。不要求他多但一定要做,慢慢来。

       晓栋是从2007年开始参加特奥运动会,他参加板球比赛。他进去就是一个参与者,但是重在参与嘛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就有意识给他锻炼,包括现在坚持十点钟做广播体操,一定要叫他动。

       他参加特奥之后应该说体力好了,人家都说他腿力比以前好,他参观世博会一天能走下来。从特奥会回来以后,我就抓住这个时机,天天锻炼,去跑楼梯,以前我们在天水路时住四楼,我让他天天来回走十趟,你别看他一个脚不方便,但是腿力还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   孩子在特奥会后变勇敢了,真的勇敢了。他原来有恐高症,四楼下去他都不敢看。后来我带他出去旅游爬二郎山,逼着他上去。他一上去以后,我们就逼着有几个爬不动的小朋友上去,我说余晓栋都上去了你们上不去啊,你们好手好脚上不去啊!他在某些方面达到带动一帮子人的榜样效果。余晓栋都上去,你们为什么上不去啊?老师们都这样说,没办法一个一个就这样上去了。

       参加特奥之后跟人打交道的方面有进步了,出去训练两个星期,总归要说话,跟人交流。从那个时候,我慢慢开始带着他出去,有意识地让他和不认识的人说话,他就不怕陌生人了。以前和我出去,和陌生人从来不说话。

       我曾经四处给他找工作,但是你知道现在健全人的工作也很难找,他是不是能拼得过人家?现在是工作不要他,家里有一些租出去的房子,所以让他在家里自己做物业管理,也是一种生活嘛。

       十多年来,对于智障人士,有一点到现在我都还没明白,他们好像对感恩两个字用心不深。但是我对余晓栋在这方面要求特严:一定要把感恩两字镌刻在心底。

       他属于重残无业,全部是国家抚养,包括补贴全部算进去,现在大概是不到两千一个月。我们已经很满意了,因为不劳动你能挣这些钱,所以我们对余晓栋说你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,没有政府没有共产党你没有这些生活费,我们自身生活条件不管,这是我们家长创造的,但是你现在打工,最低工资也只不过两千多。我一直对他说你要记住,你要求国家为你做什么,你想清楚你能为国家做多少。他也跟我说了一句话:“妈妈,反正只要需要我的,我都会做。”

       我对找工作这方面现在也是心灰意冷,真的很难,他现在32岁了,我家这块产业够他用的了,但是怎样去管理这些家产又是一个问题,现在叫他学会管,管好了就是你的产业,就像一个小公司一样的,管不好你就是破产。当然有婚姻最好,但是不强求。我现在在锻炼他一定要具备自理和管理家庭的能力,你没有管理家庭的能力,那以后真的没办法生活,他自己也始终反对到养老院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