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唯宇,男,1965年生。西安市启智学校校长
1989年,我毕业分到了渭南当老师,当班主任。2015年,我到启智学校实际上是组织的提拔。当时我对这个学校还不是很了解,但是呢,我从事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20多年了,从1994年到现在,我当教导主任、当校长23年。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——我原来在普通学校也有特别调皮的学生,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现状,我始终这样想:第一个,咱把咱的责任负起来。第二个,任何人,你只要爱他,你付出了,那肯定是能够得到他的认可。作为我们来说,是国家干部,学校校长。第一,组织重用你;第二,你也没有挑选的余地。既然来了,咱就把这一份事情做好。而且这个学校是一个敏感单位,你干出成绩可能很难,但是出问题那就不得了。咱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重托。
我们学校的孩子都是智力障碍儿童,大部分伴随癫痫和先天性心脏病。孩子们的认知能力、生活能力和思维能力普遍较差,但他们都有一颗纯洁透明的心。我们校园种的苹果、梨子、山楂等水果,没有一个孩子从树上往下摘。我去听课,看到一个90后的女教师受到学生攻击,仍然耐心地安抚学生的情绪。这些都让我更爱这些折翼的天使,因此不到一个月我就能叫出全校学生的姓名,知道大部分学生家长的特征。我的儿子、儿媳和爱人,他们都从事过志愿者或者支教义工等工作,对特殊儿童打心里关心爱护,他们都支持我做好这份爱的工作。
我在来这个学校之前,从来没有踏进过特殊教育学校,我一直在高中学校。我来这所学校,我跟他们上操,他们上操和普通学校的上操是不一样的,基本上一个老师手里要拽上两三个。你不要想着跟咱们一样,上操要求整齐划一。在操场做操,有躺着的,有哭的,有闹的。一个老师就对付那么两三个,上操基本上是人盯人。
我们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“以人为本,适性发展”。也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,而不是你想的好就是好。比如,你给一个月的婴儿喂牛肉,心是好的,但是孩子消化不了,不起作用,还不如给他喂面糊糊。“适性发展”实际上就是给孩子提供最适合他的教育。我们现在开展个别化教学,每一个新入学的孩子,对他进行全面的测量、测评,给他指定切合实际的长期、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,一人一案,老师们在教学康复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。
要说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的不同,第一个,普通学校还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、提高升学率为主。而特殊教育学校,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、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为核心。
第二个不同,普通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大多数。特殊教育学校,当然也应该面向大多数,但是更注重个体的发展,注重个别化教学。一个学生跟另一个学生截然不一样,咱的老师的教案,都是有A、B、C三类目标。他在课堂教学时会把学生自然分成A类、B类和C类。你比如说,教一加二等于三,A类就要会写、会读、能认,知道一加二大概的意思;B类是会读、会认就行了;可能到C类呢,老师给教着,那能跟着老师念就行了。你比如说计算加,A类的自己能在本上把加法算对,B类的能在计算器上把加按对,C类的能把那念到一起,学生能力差距很大。
第三个差距是,在普通学校来说,更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发展,而作为特殊教育学校,是对学生全方位的一种观察,以发掘潜能、补偿差异、适应社会为中心。
第四个方面是特殊教育学校,可能会更需要耐心,需要等待。学生的发展、提高,需要家长和老师一块努力,努力未必成功,但放弃一定会失败。
国家现在要求是省上建盲校,市上建聋校,区县建培智。西安市目前有9所特殊教育学校,智障儿童比例较大,相对来说盲生、聋生比例较小。咱全省一共57所特殊教育学校,我和他们都有着很好的交流往来。例如结成帮扶对子、跟岗交流、友好学校相互参观学习、教师业务比赛、专题培训与辅导等形式,机会比较多。
特奥这块,第一,我们把特奥运动训练和比赛作为一个课程。通过这个课程,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活动,通过运动,提高他的机能——生理机能、运动机能,进而让他的生活质量、身体的体质得到加强。他体质加强了,他的生活质量、生活水平得到提高,这是咱工作的第一项。就目前来看,效果还比较好。
第二个呢,从学校的组织形式来说,还是把它当课程。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,融合理念是穿插在轮滑、田径、篮球、足球训练中实现的。每周二、周四不按行政班上课,而是按学生的兴趣选课。这里边就有篮球课、足球的、轮滑的、田径的、滚球的,各个项目单独地开展活动。这一周就保证有4节这样的特奥课,这个特奥课和兴趣课在一块结合着来上,保证了时间,保证了学生的人员,保证了老师的训练。
咱社会上还有一些爱心机构。咱们陕西原来的国力足球队的几个爱心教练,还有原来陕西省篮球队上的一些教练,附近大学的一些志愿者,一块陪着学生们进行融合训练。这样融合伙伴也有了,教练也有了,陪练的也有了,我的老师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,我的学生也得到了训练。
另外呢,咱们特奥东亚区不是发展融合学校吗,咱们学校和西安体育学院建立了正式的特奥融合学校的合作关系,是签了协议的。每年的春季运动会,体育学院就过来200多学生和我们学生一块开展活动与比赛。还有隔壁的西北大学、省团校、西安文理学院,都很支持我们开展各种活动,帮着我们的学生开展兴趣活动、开展特奥运动训练。
在普通学校里,一般认为体、音、美就是副课。在培智教育学校,我认为体、音、美应该是主课,而数学似乎应该是副课。孩子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,提高生活质量是不可能的。这些个活动类课程,对培智学生的生活质量、生命质量、教育教学水平,包括他将来走向社会的融合水平,提高的效果,远远大于生活语文、生活数学所起到的作用。
通过竞争让孩子们慢慢地适应社会的竞争。运动的这一种对抗呢,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理更成熟。再一个是,这些孩子我们带出去,要上火车、下火车、上汽车、下飞机,安检、验票等环节,本身就是一种融合的课程,就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课程。我们发现这一块收益还特别大。我们一些原来比较封闭、不交流的自闭症——他爸他妈可能就没有带孩子坐过飞机,没坐过火车,我们带着这些孩子去参加比赛,效果还是很不错的。我们看重的不是奖牌,而是孩子全程参与这种活动的过程和感受。勇敢尝试、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会成为他们一生的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