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C,男,2001年出生,浙江省杭州市人。独生子女。智力障碍四级,唐氏综合征患者。访谈时就读于杨绫子学校高中部。
学校: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孩子
上过,是正常的幼儿园,大概是他两岁半的时候吧。但幼儿园当时是拒收的,后来和院长商量了很久,院长要求我配备一个阿姨全程跟着他。然后我就给他配了一个阿姨。当时他还没有发现自己和很多小孩子不一样,那时候他还不懂这些。但是事实上,当时对他的伤害是蛮大的。
他读小班时,有一次我自己过去接他,我们一走过去啊,他周围的那些大班的孩子就会喊:“妖怪来了,妖怪来了!”然后“啪”的一下全部都散开。当时看着这一幕,我心里很难受的,他们好像把他看成是妖怪一样。后来在这个幼儿园读到中班,我就考虑带他来杨绫子学校上学了。2007年9月的时候,他就来到这里学习了。
应该说对杨绫子学校所有的老师,我一直都很感激的。他们做的很多事情会让我很感动。因为他们一直把他这样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,在很多方面都去帮助他们,这一点我觉得很不错。
他刚进杨绫子学校学前班,才六岁,大小便根本不能自理。我就会把几套换洗的衣服裤子放在学校里。他有时候尿出了,老师就会帮他换,换好了再把脏衣服放起来。有时候,老师还会帮你把脏衣服洗掉,像妈妈一样。而且他们也从来不会跟你来表功之类的。老师不会和我说帮他洗了衣服什么的,但是我可以从换洗的衣服看出来。我有时候觉得这些老师是在默默地付出,这个学校真的是很不错的。当时我们选择读这个学校,现在还认为是对的。
其实我觉得有蛮多的东西,他是得益于学校的。因为家长教的方法和老师教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,老师教的方法可能会更有效果,就比如老师教他系鞋带就是这样的。我刚开始在家里怎么教都教不会,哎,有一天他突然会了,我问他们老师,才知道学校那几天一直在教孩子们系鞋带。相对来说,杨绫子学校的老师在这一方面还是蛮好的,老师也不放弃的,什么样的孩子就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。就比如针对他的教育方面,老师和我会有不一样的方法。
他一年级的时候,老师要教他写字,我当时想的是,他生活能自理就已经很不错了,写什么字呢?所以刚开始,我对他在学习文化方面的要求是一点也没有的。而且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,他也是很排斥的。对他来说,写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其实那时候他们班也没有几个孩子会写字,就大概只有两个孩子会。后来老师就来家访了。我就说,我对于他这样的孩子,在学习文化方面不用很大的要求,他能学一个字就学一个字,能学多少就学多少,我不想刻意地去要求他。但是班主任很认真,对我说:“他妈妈,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现在是他学习文化最好的时间。对于他来说,学习一点文化并不是很难的,主要是刚开始学的时候,他自己要坚持。我们是可以把他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好的。”
我觉得既然老师认为他有这个能力,他可以写字,那我就不要放弃。我开始在家里逼他学写字,也确实是逼出来的。我印象很深的,有一次,他七岁,大概是12月份。他不肯写字,就拿着那个笔,一直在玩。我叫他做,他就画一笔,然后又要玩半个小时,再画第二笔。我就把他关在门外,不让他进来,关在楼梯口。关是关在外面,但是有点怕的,我就经常在猫眼看他。那个时候我爸爸妈妈还在的,我妈妈觉得心疼就去把他拉进来,拉进来以后,我再赶他出去。一直折腾到晚上十点半,他自己敲门了。我说:“你想通了没有?”“想通了。”“那你做不做作业?”“做。”十点半了,我再让他开始做作业。后来,他每天都会很乖地先回家做作业,然后再玩。这个习惯到现在都还是这样的。
闪光点:他有无限的可能
也就最近这几年,社会的包容度比以前会好一点了,因为社会上也一直在慢慢地宣传去关注残疾人这一块。以前我带他出去的时候,人家都是斜眼看他的。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。比如他去参加活动,或者出门,人家还会安慰你或者表扬他,“嗷,他还不错的啊!他还怎么样好的啊!”至少人家还会有一些暖心的沟通,不太会斜眼看你,这就是一个社会的进步。而这种进步是我们这些人最能体会到的。一般来说,你没有这样的孩子,你是体会不到这方面的进步的。
我印象很深的有一次,2011年他参加全国特奥会回来以后,被杭州市评为四好少年。当时杭州有廿七万学生,包括小学生和中学生,要经过一层层推荐和选拔。那时候,学校推荐他,后来区里也推荐他,一步步上去的。那一年,全市一共有六十个学生被选为杭州市四好少年。他是其中一个,也是他们学校到现在为止的唯一一个得到市里面荣誉的孩子。去市里评比的时候,有一个个人才艺展示和个人综合评估,他在评委面前表演了一个舞蹈。这个舞蹈的名字也蛮有意思的,叫“我真的真的很不错”。当时有两百多个孩子去参与这个评选,每个人的才艺表演按规定只有一分钟的时间。这么多学生的评比要在一天里面完成,是有点来不及的,所以有些孩子的表演会被中途叫暂停的。但是他整个舞蹈一共有五分钟,评委是让他全部完成的,一分钟一秒钟都没让他少。而且在他表演之前,评委也专门介绍了他的情况,让大家不要发出声音,静下心来看他跳舞。
当时他们老师其实也很紧张的。因为他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跳过舞,怕他怯场或者怕他跳不好。但是那天他发挥得特别好。跳好之后,在场所有人都站起来给他鼓掌,鼓掌了很长时间。那个时候啊,我真的觉得蛮感动的,因为社会至少会尊重他,让他有一个可以完全展示自己的机会。
在省少年宫里面嘛。家长其实是不能进去的,我是因为特许,才让我进去的。评委也很多,包括市里面的、教育局的、市人民办的、省人民办的领导都在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觉得他有无限的可能。其实我们刚开始总觉得我们孩子这个没用、那个没用,但是从他的经历来说,我们的孩子真的有无限的可能吧,就看你怎么去挖掘他,怎么去发现他。这个很要紧的。因为像他这种孩子嗷,你让他废掉了,那他就废掉了。如果你去发掘他,那么他可能也会有闪亮点的,有他的特长。但是,你不能去帮他规划好。这种孩子,你不能规划的。你只能无意中去发现他的潜能。
就比如啊,他画画其实蛮有天分的。2011年的时候吧,他有一幅画被上海政府展示在公交车上,当时叫流动的画展。那时候我们刚刚带他去过北京的长城,他这个画里面就有长城的城墙,也有他自己、姐姐、妈妈啊,体现在这个画里面。
他叫我爸爸是叫爷爷的。因为想爷爷,他以前自己就画了一幅画,有房子,然后呢爷爷就在里面。他画上就写了:“爷爷的美好回忆只有两个,阿宝和你一起的睡觉,欢乐,美好时光,咱们爱。”那他表达的这个话可能语序有点乱,不过我们都能理解嘛,他就是有想念的东西在里面。
还有啊,每年赛立美术馆都有一个画展的,他有一副画展出过。当时有一个老画家刚好也在,这个老画家和我说,他的画是很有他自己的想法和个性的,他画的东西都是他心里想的东西。然后他一样一样告诉我,这个代表什么,那个代表什么。我就觉得:哎,是真的蛮有道理的。
他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,但你要让他自己去发挥。画画不一定要照着模板去临摹、去模仿的,也不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真的画下来。后来我就发现他所有的画都代表了他自己的思想。但是呢,他很少在家里画画的,基本都是在学校里画的。他美术老师也很有意思的,知道他有这样的天赋嘛,后来学校搞了一次大型的画展,老师就叫他去台上现场做了一幅画。因为老师觉得他可以现场发挥,其他的孩子可能还是要有老师的指点,很难自己发挥。
我们还经常做志愿者的,经常去帮助他人。我的观念就是:我们是被爱的一方,但是我们还要给予别人爱。我们经常出去参加义工活动,让他去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。他在参加爱心互助会这样一个群体,这个群体专门是为我们这种孩子打造的,他们有一个非洲鼓队,经常为需要帮助的人去表演。其实他当志愿者的时间已经蛮长了的,已经有五、六年的时间了吧。我第一次带他去鼓队看的时候,他还说他不喜欢。第二次去的时候,他又和我说他要去参加。既然他喜欢,我们以后每个星期都会去一次。
这个爱心互助会不是学校的组织,而是一个杭州地区的民间组织。它叫爱心互助嘛,意思就是互帮互助。这个组织呢,都是一帮有问题的孩子去参加的,基本上都是杨绫子学校毕业的孩子,他们也参加过“开门大吉”〔节目〕的海选。其实我也是刻意带他这样做的,因为他得到了很多的爱,我觉得需要在得到和付出之间有一个平衡,他不能一直是得到的那一方,这样他的人生才是完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