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思蕊,女,1984年生,北京市人。独生子女。轻度智力障碍。毕业于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——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。曾担任特殊奥林匹克全球信使。现就职于国际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北京代表处。
世界特奥会的记忆
1998年年底,我们教体育的何老师问我:你知道特奥会吗?他就告诉我特奥会是一个智障人参加的体育比赛,是由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妹妹尤尼斯·肯尼迪·施莱佛女士创办的,因为他们家族里有一个孩子是智障孩子。
当时,特奥会在北京选拔运动员参加体操项目,只有八个名额,这八个名额全给我们西城培智了。我的特长就是体育,所以就选到我。在1999年,我们去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,参加了第十届国际特奥运动会。从那儿开始,我接触到了特奥。
平衡木是金牌,跳马是铜牌,自由操第四名。我们练习的时候,自由操是错版的,到美国又重新练,等于当时我把动作全都重新做了一遍。平衡木拿了金牌。其实我平衡能力不算特别强,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临场发挥还可以,没掉下来。一说我是第一名,就当时是翻译告诉我的,说你是第一名,当时我都愣了:啊?我是第一名!没想到,就觉得这个项目根本就不是我的(笑),根本就不是我能拿到的牌!当时特别高兴,特别激动。上台的时候,人家给颁奖,他叫名字的时候会说思蕊贾,他没说贾思蕊。国旗立起来的时候,我们不会奏国歌,但会有本国国旗升起来,那时候就觉得特别激动,就觉得:啊!原来人家世界比赛的运动员都是这种感觉。手上会稍微有点儿抖,出个小虚汗,之后就觉得特别开心。啊,这个会在我身上出现(笑)!就是没法儿形容的那种喜悦。
特奥改变了我
比赛之后感觉自己开朗了许多。在那边儿跟人交流,参加比赛,觉得自己增长了知识,开阔了那么大的一个眼界,自己一直都在学习东西,觉得自己有挺大的一个变化,开朗了,敢去跟人聊天儿了,说话、问问题都可以答得很清楚。有我发挥的地方了吧,敢去跟人说话了,有自信了吧!就感觉自己可以做到这些事情。先头怕自己做不出来,经过这些比赛、参加活动,觉得对自己有信心了。其实自己能做好,能做得更好。
聚光灯下的特奥会宣传大使
(2001年),那时候我还是全球信使,我也要去做宣传,推广特奥。我们会去介绍,可能中间有个环节,需要让运动员来介绍自己:叫什么名字,参加过什么比赛,得过什么奖,见过哪些人,有什么经历,这些全都介绍给这些公司。让这些赞助商支持我们。
(2001年),有一个全球火炬跑。在长城脚下有一个火炬的接力,在电影院有一个施瓦辛格的电影周,还开了一个晚宴。在这个时候,跟他们一块儿受到了江泽民主席的接见。2001年6、7月份,特奥会创始人的儿子,执行官,叫蒂姆·施莱佛,我跟他们一块儿参加了这个活动。到了年底的时候,我们去美国参加了在白宫举行的圣诞晚宴。在美国白宫跟克林顿见面,做了一些活动,大家一块儿宣传特奥。2002年,在国内也进行一些筹款活动,让赞助商来赞助特奥会。使者的意义就是去宣传特奥,让大家了解特奥,了解特奥运动员是什么意思,2002年年底的时候,又见到了布什。正好是总统换届,所以我见到了两位美国总统。
2004年10月,创始人尤尼斯·肯尼迪·施莱佛女士来到了中国,她头一次来中国,给她在学校做了一些活动,又去人民大会堂见了胡锦涛主席。胡锦涛主席当时问我:“作为运动员,你有什么愿望?”我就跟他说:“我希望所有特奥运动员都能够参加比赛。”胡锦涛主席很高兴。他说:“你的愿望会实现的!”
我记着我们的教练曾经问我:“你得了这么多荣誉,见了这么多名人,是不是觉得自己那个‘小尾巴’翘起来了?觉得自己了不起,特别牛啊?你见过那么多人!去过好几次美国!”我跟他说:“我就是我,我就是一个平常人,我只不过是完成了我的使命,我的使命就是去宣传特奥,告诉更多人要了解他们,不要去歧视他们。”
(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),我觉得获得了更多自信。知道怎么去跟人家说特奥会是什么意思,可以告诉别人特奥给人带来了哪些好处。自己从一个普通的、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,变成了一个知道怎么去跟别人交谈、介绍自己、介绍特奥会。感觉自己从弱弱的一个人,变成了一个很坚强的人。可以自己照顾自己,学到了很多东西,去了那么远的地方。